最近一直關注你在搜狐的博客和微博,很想和你聯絡。剛剛看到“不建議你們?yōu)榱私o我評論專門注冊一個搜狐的帳號(因為這里的注冊過程太令人發(fā)指了……)”,這樣子“以用戶為中心”身體力行的做法讓我很受震動,所以鼓起勇氣寫來郵件,希望你看到,能回復一二字再好不過了。
我是今年的應屆畢業(yè)生,本科電子專業(yè),系統(tǒng)認真的學習了一年心理學。學心理的時候多半是興趣出發(fā),一直想在IT產業(yè)鏈中從事工作的,學完了心理才想,是否有什么工作,能夠從關懷人性的角度改善技術對人們的影響,這么想著,做著一份電子商務的實習,忽然被老板派去協(xié)助做網站。做什么,怎樣做,做好與壞的標準是什么,一概不知。各種百科之后,知道了交互,知道了UED,也驚奇的發(fā)現這就我是要找的結合點。
看到你的博文、博客,流暢準確的文字表述和形象的各種配圖讓我很著迷。我想知道,你是怎樣走進這個行業(yè)呢?對于零基礎、菜鳥級、想要成為一名交互工程師的我,現在應該開始做哪些事情?什么時候,或者什么標準,我可以判斷自己已經具備了所需的職業(yè)技能好素質呢?
問題有點多,又啰嗦,不過,還是很期待您的回信~
嘉寶敬上
嘉寶你好,
這是一個老菜鳥給小菜鳥的回信。以前我做交互不是專家。后來我轉崗做數據產品去,雖然剛剛得到了晉升,新的層級是公司名之曰專家的層級,但是我依然認為自己不是專家。按照《程序員的思維修煉》這本書上講的,新人需要規(guī)則,專家則靠直覺。因為專家依賴直覺,而直覺有時是無法言說,無法傳遞的,所以很多專家并不太善于去輔導新人。
我則處在一個這樣的層級上:有實戰(zhàn)經驗,有挫折,有迷茫,也有自己的思考,并且喜歡總結下來提醒自己,更有很多自己也不懂的事情,在很多方面自己都是菜鳥。在數據產品這塊,我是一個比較嶄新的菜鳥,所以,一起努力吧。
正因為我曾經是菜鳥的交互,又喜歡總結一些自己的經驗——這些經驗對于專家來講,或許是不言而喻的,是一種“通理”,“難道大家不都是這樣做的嗎?”“這些東西需要寫出來嗎?”,而我要寫出來,因為在我來看不是“通理”,正因為自己所知不多,也正是這樣的原因,讓我在小朋友里比較受歡迎而已,所以會經常收到各種來信咨詢——
我先聲明一點,并不是所有來信我都回復的。
算命卜前程的,我一概略過——“heidi姐姐,你覺得某某公司做交互前景如何?”“你覺得我在這個領域會有好的發(fā)展嗎?”,我不是不回答,我是能力不夠回答。
要手把手教程的,我基本忽略——“heidi姐,我想問問如果我做交互,需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需要學會什么樣的技能?”其實很多東西確實先經過google和百度再針對性來問,豈不更好?
我的基本要求是,希望來信來問各種問題的,先經過自己的思考,每個問題自己先附上自己的答案,然后我們一起來探討。
你的來信我最終決定回復,一是和你有類似的背景,而是是因為這代表了其他很多封郵件的共性問題,在此一并做答吧。
先給你幾個建議吧:
1. 大可不必認為專家有多牛。
2. 眼界非常重要:好好學習,好好看書,多看一些國外的資訊和文章,拓寬自己的眼界。
3. 主見很重要:務必記得,要有主見,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經驗——務必要結合自己的實踐,必要時完全可以推翻別人給你的指導,總結自己的經驗。
4. 忘記以上我給你的忠告,以及不要盲信下面我具體的解答。
問題一:我是如何走上這行的?
之前在博客上解答過類似的問題,但是還是不斷有人問我此類問題。
我想,或許很多人是像你一樣,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路線規(guī)劃或者捷徑。但是于我個人而言,卻是循序漸進,也或者說是無心插柳的一條路。過早做職業(yè)規(guī)劃是很扯淡的一件事。就像一個完全沒有入世的人,站在起點上,給自己畫個目標,然后全力以赴,可是因為他只會盯著這個目標,而有可能有更好的更適合的機會就從身邊過去了。大學的時候,基于當時有限的經歷,我估計只能給自己做出做“平面設計師“的職業(yè)規(guī)劃。可是事情的發(fā)展卻在后來大相徑庭。
我更建議階段性去做這件事情,比如我當下,有平面的技能,有簡單的美術基礎,有幾年交互的經驗,又從事著數據產品經理的工作,會寫PRD,會畫線框圖,了解點用研,懂點數據倉庫,搞過數據……這幾點結合,是不是有更多的一些可能性呢?比如交互和數據產品相結合,專門去研究下數據產品的易用性和可視化,比如數據與用戶體驗相結合,說不定可以專門研究下用戶體驗的量化等等。規(guī)劃是要做,但是有時“隨波逐流”,抓住機會也非常重要。
最近,我傾向于將自己打造為data+app架構的能力模型。app是應用,體現在你在具體崗位上的能力模型。而data是數據儲存,不同的能力向下沉淀,并產生化學反應。在年少的時候,真沒必要框死在某個崗位上,而是梳理好自己想要具備什么能力,然后針對性地在實踐上、學習中不斷向下沉淀這些能力。然后結合某些崗位封裝成所需的能力體系出來。
1. 做任何工作,認真去做——在從事交互設計之前,我做過網頁設計,也做過動畫設計,也做過UI設計,也做過產品策劃,任何一個崗位都必須認真去做,而不是好高騖遠。
2. 多學習,多總結,多沉淀。——從事基層管理,也會去學習應該如何更好管理團隊,如何做團隊的激勵,如何更好的溝通,也不斷加以總結。有了這些總結,別人會容易了解你,也會很容易與你產生交流,從而你個人也會獲得更快的成長。
3. 視野多開拓一些,不必給自己限定非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要多了解一些業(yè)界的變化,多吸收一些新鮮的東西,然后在有機會的時候,才能夠去把握機會。——喜歡讀書,且不限于交互設計的書。
除了這三個前提,我另外給你一些建議:兩線并重。
第一條線:實踐。第二條線:學習與思考。
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就是一個捷徑,別無它法。實踐,我就不好指導你了,可以從實習開始,找一個交互設計或者與交互設計靠近的工作,如用戶研究員等。在實踐前,你需要先掌握好一些基本的職業(yè)技能。在我之前的博客里,也串了一下所謂的職業(yè)技能會包含哪些:
第二條線:學習與思考。
這是不能間斷的,現在我已經從事非交互設計的工作了,但是仍然要保持相同的進度,比如敏捷式的UED設計,還有移動端的交互設計等等。
其一,補充所需的知識體系——“梳理并存儲數據”
現在要解釋下我在本文開頭的那張書目的照片了,這是我整理自己的書目時拍攝的,請注意我有意排列的從下到上的順序:
1. 你首先要了解人機交互的基本理論,除了我所列的數目,還有一本《交互設計精髓》,可以買來讀讀,讀了這些書,基本上你與圈內人的對話不成問題,且給自己更多探索學習的關鍵理論數。
2. 其次,在理論之上,你需要了解現實生活中的UED方法論與實踐指南,比如互聯網項目、移動應用開發(fā)項目的建設流程是什么樣的?UED在其中什么階段介入?交互設計師在項目里承擔著什么樣的角色?項目對于交互設計師的交付物要求是什么?比如site map, page flow, 線框圖等等,然后思考自己能夠產出這樣的交付物嗎?如果不行,就對癥下藥,缺啥補啥唄。
自己要學會架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另外除了多看一些UED的團隊博客外,也可以讀一些相關的書。然后,你可能會遇到一些專業(yè)上的瓶頸,比如具體項目里,你可能不知道如何更有效設計一個表單或者搜索方面的設計,或者導航,那么也可以針對性去補充這些知識。這個也不是太急,現有地基才會有這個問題,不必太早準備。
3. 然后,你的設計總歸到要說服別人接受,學習一些溝通技能,或者說服技巧,或者更有效的思考可視化的表達是很重要的。
4. 最后,你需要去驗證你的設計是否有效,就關系到用戶體驗的度量,數據分析的技能。
5. 請注意這摞書的兩邊,都是一些和UED沒有直接關系的書,比如供應鏈管理,生活與工作的未來,創(chuàng)新思維,甚至管理類與營銷類的書,這些書不能直接指導你去做UED設計,但是能夠提升你的商業(yè)意識,能夠幫助你站在商業(yè)的全局去看待問題而不是只糾結于UED一個小角落里。
填寫下面表單即可預約申請免費試聽!怕錢不夠?可先就業(yè)掙錢后再付學費! 怕學不會?助教全程陪讀,隨時解惑!擔心就業(yè)?一地學習,可推薦就業(yè)!
?2007-2022/ m.5wd995.cn 北京漫動者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 京ICP備12034770號 監(jiān)督電話:010-53672995 郵箱:bjaaa@aaaed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