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成功的根基是需求,需求的根基是用戶,對用戶進行研究對于開發(fā)出真正有用的產品非常重要。對于求職的產品新人而言,了解互聯(lián)網公司hr的“真需求”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少走彎路。用戶研究的方法主要分為定性和定量兩類,定性的描述使我們了解用戶,定量的分析可以通過數據或現象來驗證我們的猜想,以確定用戶需求。
首先,我們用創(chuàng)建人物角色的方法來對用戶進行定性的描述。(此處以企業(yè)“個推”為例,信息的獲取渠道包括官網、知乎以及員工采訪)
“個推”persona
通過創(chuàng)建人物角色,我們可以將我們的用戶“互聯(lián)網公司”更將形象和生動化,幫助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用戶”。我們可以發(fā)現,對于用戶個推而言,對于產品最基礎的需求是“靠譜”,也就是說招聘的產品經理至少應該能夠完成“產品設計和迭代”等日常業(yè)務性工作以此來幫助了推動公司發(fā)展,如果此時還能滿足專業(yè)背景(例如技術背景、推送背景)等則更佳。
在對用戶進行定性分析之后,我們對于用戶的需求有了模糊的了解,但這對于設計產品功能點不夠具體和準確。我們的猜想是否屬實,還需要進一步的實證研究。故而在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我采集了30個企業(yè)、42個產品經理相關職位對用戶進行了定量的數據分析,將采集到的需求編制了以下思維導圖。(具體調研分析過程見我的上一篇文章)
用戶對于產品的需求主要分為“學歷證明”、“面試體現”、“作品體現”、“資歷體現”四大類,這四大類又分為了16個具體的需求點。
從企業(yè)(用戶)的角度而言,這些需求囊括了產品經理在工作中所做的三大類型工作(日常性、階段性和戰(zhàn)略性)所需的基本素質。對于個人(產品)具體而言,則包括了人的心理特質、技能水平和專業(yè)能力三大方面。為了方便明晰產品需求,我將從產品也就是個人的角度來確定產品功能點和項目計劃表。
產品由需求決定,需求由用戶決定,所以在開發(fā)一款產品時最重要的事是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但是用戶要的我們都應該無條件滿足嗎?例如:在產品經理的需求中,學歷和專業(yè)在互聯(lián)網公司心中都有偏好,于是我們就應該不顧一切的去提高自己的學歷而忽略其他的因素嗎?
顯然不是的。
在時間、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用戶提出的需求也應該被衡量、分析和管理,以幫助我們能按時的交付出盡可能完美的產品,而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同時,用戶需求并不一定就等于產品需求。
例如:“我要求產品經理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
“為什么?”
“因為本科以上的應屆生更靠譜。”
“本科以下就沒有優(yōu)秀的了嗎?”
“也許有,但招聘篩選成本太高,使用風險太大。”
那么,“產品經理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這一用戶需求背后的真實產品需求其實是“我希望可以在保持招聘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找到更加靠譜和優(yōu)秀的人”多問為什么,能夠幫助我們把用戶需求向產品需求轉化,以確定產品功能點。
在本次研究中,我將某些不會去實現或者基本無法實現的用戶需求轉化為了可以實現的產品需求:學歷轉化為心理特質、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水平中的因素。具體表現在除了用戶已經提到的技能,此處還添加了繪畫能力(Axure相關)、普通話標準、寫字漂亮等(這些需求由我和有經驗的產品老將交流后添加)。
對所有的需求進行整理,如下圖:
需求管理
此處用excel來進行需求管理,根據實際情況,我將需求的基本屬性確定為“編碼”、“提交人”、“模塊”、“需求描述”、“需求層次”、“商業(yè)價值”、“耗時”、“性價比”、“狀態(tài)”九大類。
編碼:需求的唯一標識,便于追蹤。
提交人:負責對需求進行解釋。
產品需求模塊:根據產品具體的情況而定的,這里分為心理特質、技能水平和專業(yè)知識三大模塊。例如熱愛互聯(lián)網、責任心、思維活躍、抗壓能力這些更關注產品心理性格或者心理素質的需求歸為心理特質模塊,溝通、文案寫作、邏輯思維、學習、繪畫基礎、普通話標準、寫字漂亮、外語能力這些可以通過學習提高的技能則歸為技能水平,數據分析、了解互聯(lián)網產品實現、會用戶研究、會原型設計、了解技術實現和能處理專業(yè)相關突發(fā)時間這些與專業(yè)相關通過實習和學習獲得的則歸為專業(yè)知識。
需求描述:需求的簡短表述。
需求層次:由于資源和時間的限制,不是所有的的產品需求都可以實現,需求層次能夠為后續(xù)商業(yè)價值的確定提供依據。這里我根據需求調研中的被提及的比例將需求分為“基礎“、“擴展(期望需求”、“增值(興奮需求)”三層,需求分層的理論具體可見KANO模型。
商業(yè)價值:這里主要由需求的層次確定,用數字“1”“2”“3”“4”“5”來衡量?;拘枨笕?ldquo;5”,擴展需求取為“4”,增值需求取為“3”,商業(yè)價值越大,數字越大。
耗時:主要根據本人的基礎來確定,同樣用數字“1”“2”“3”“4”“5”來衡量,我達成該需求所需時間越長,數字越大,依此來確定工作量。
性價比:這一指標綜合了價值與成本,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某一需求實現的時間和順序。根據《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書中的計算方式,這里的性價比=商業(yè)價值/耗時。確定了性價比,就可以把需求進行排序,決定先做哪個了。
狀態(tài):根據排序的結果確定需求在目前的狀態(tài),這里用“開發(fā)中”、“暫緩”、“已實現”來表現。
在確定產品需求點和需求在本周期內的狀態(tài)之后,我們就要出發(fā)啦。
等等,那我們要怎么走,你準備好了嗎?
由于本人為在讀研究生,故而傾向于以學期為周期。
我將產品的項目計劃定為三期,時間分別為:一期: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23日(入門);二期: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提高);三期: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再提高)
簡單而言就是三個學期,分別在2018年的春招、秋招以及2019年的春招有三次發(fā)布(找工作)。
具體目標為一期基本實現基本需求、擴展需求,二期對通過實踐操作(實習)對產品已有功能進行優(yōu)化并實現全部擴展需求,三期在以前功能的基礎上查漏補缺,實現增值需求的功能點。
由于二、三期主要是對一期功能的檢驗并且實習存在很多學習上的變數,暫且不進行深入討論,這里主要談談一期的項目計劃。
一期需求的實現路徑主要為:首先通過看資訊和與前輩聊天來掌握學習的基本方法。再通過看書和看視頻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通過平臺寫稿、投稿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完善自己的面試資料。寫稿的內容主要為學習技術的作品(競品報告、產品體驗報告、用戶數據分析、原型制作、測試案例等)以及學習心得。重要的是在項目進行中要始終銘記著產品需求,有意識的進行學習和培養(yǎng)。例如“溝通能力”可以通過在生活中多多與人溝通,有意識的接觸生活中的程序員和UI設計師來實現,邏輯思維能力要在寫文章的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這些心理特質和不可量化的技能需要做到時時心中有數,這是計劃的核心。
對于一期項目,我進行了我自己的項目時間安排,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由于市場瞬息萬變,用戶需求也可能隨時發(fā)生變化,我們的學習也應該時動態(tài)的。我每個月會對所學的知識、學習方法、路徑進行復盤,并對計劃表進行迭代以擁抱和應對變化。
項目甘特圖
項目甘特圖主要分為“任務內容”、“計劃用時”、“實際用時”、“進度狀態(tài)條”、“主要實現過程”五大部分,填寫實際用時后,進度條和完成度會進行更新,非常方便。
每個“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有自己的“產品需求表”和“項目計劃表”,要根據自身的目標和處境進行設計和迭代。
如果你已經做好了計劃,那就堅定而驕傲的出發(fā)吧!交付就在前方。
填寫下面表單即可預約申請免費試聽!怕錢不夠?可先就業(yè)掙錢后再付學費! 怕學不會?助教全程陪讀,隨時解惑!擔心就業(yè)?一地學習,可推薦就業(yè)!
?2007-2021/ m.5wd995.cn 北京漫動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京ICP備12034770號 監(jiān)督電話:010-62568622 郵箱:bjaaa@aaaedu.cc